其实,每次上完厕所回头看一眼,相当于给身体做一次小体检。一堆平平无奇的便便里,暗藏着健康的秘密。
但回头看一下,也不是胡乱看随便看的,重点得看这四点:气味、颜色、形状、频率。
便便的气味暗示了疾病
便便通常都带有臭味,只是有时轻微一些,有时味道重一点。
我们每日摄入不同种类的食物,蛋白质、脂质、碳水比例不同,便便里的代谢产物比例也不同,这就是便便味道不一的原因。一般来说蛋白质脂质吃多了,大便的气味会更重,经常食素的人,味道会轻一点。
除了饮食结构,便便的气味还和消化系统或全身性疾病、排便习惯、肠道菌群平衡与否有关。此外,有三种特殊的气味,预示着不同疾病:
鱼腥臭味:
可能提示阿米巴性肠炎;
酸臭味:
可能是因为脂肪酸分解或糖类异常发酵性疾病;
恶臭味:
可能与慢性肠炎、重度痢疾、消化道大出血、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等胰腺病变、结直肠癌有关。
不过,仅凭便便的气味并不能直接判断是否患有上述疾病,如果有所怀疑,可以前往医院求助医生,通过粪便检测、结肠镜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。
便便的颜色与疾病相关
除了便便的气味与疾病相关,便便的颜色也可能暗示了某种疾病,特别是遇到黑色、红色、灰白色、绿色的便便,更要当心。
黑而发亮(柏油样):
排除饮食因素(动物血制品、黑芝麻糊等)之外,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(食管癌、胃癌等);
红色:
排除饮食因素(食用火龙果等)、痔疮(一般为鲜血),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(直肠癌等)。如果是黏血或果酱一样,则可能是肠道感染,肠炎。
灰白色:
常见的疾病有胆管癌、胰头癌、肝癌等,这些疾病容易导致胆管阻塞,导致灰白色大便的形成,最好赶紧到医院进行检查。
绿色:
排除饮食因素(大量食用绿色蔬果),可能是消化不良、急性肠炎、肠癌。
便便的形状判断是否便秘、腹泻
关于便便的形状,有专业分类法:
总结:
1-2 型:要优化饮食及排便习惯,如果长期如此(超过 6 个月),最好上医院看看便秘;
3-4 型:很健康,尤其是第四型,继续保持哦;
5-6 型:通常是肠道功能紊乱引起,要注意优化饮食。
7 型:通常是胃肠道受到致病菌感染,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的,必要时要去医院。
Tips
便秘是有诊断标准的:
排便次数减少(<3 次 / 周);
粪便干硬;
排便费时费力、排出不尽或需手法辅助排便;
症状持续至少 6 个月。
符合以上标准,说明便秘了。
如何养出一坨好便便
掌握了健康便便的气味、颜色、形状标准,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养出一坨好便便。健康的便便需要从摄入、消化、排出三个方面进行培养。
摄入环节
好便便的 75% 都是谁,如果缺水,便便难以排出;膳食纤维是便便的好朋友,特别是可溶性膳食纤维,可以帮助更好排便。
此外,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的推荐,各年龄段人群都应注重日常饮食的合理搭配: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、蔬菜水果、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,平均每天摄入 12 种以上食物,每周 25 种以上。
消化环节
适量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,促进消化液分泌,加强肠道蠕动,促进便便排出。建议大家坚持日常身体活动,每周至少进行 5 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,累计 150 分钟以上;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 6000 步。
益生菌定植在人体肠道,负责维持肠道菌群平衡,补充有益菌可能帮助缓解腹泻、便秘、乳糖不耐受等常见问题。
排出环节
晨起后是大肠活动最为活跃的时间,而进食容易诱发排便反射,有利于成功排便。因此,排便时间推荐在晨起或者餐后两小时。
排便时的姿势也很重要。有专家指出,蹲便是最自然的排便姿势。如果在马桶上排便,可以尝试在脚下踩一个小板凳,身体微微前倾 35 度,模仿蹲便姿势。
最后,每一次拉完便便,都建议大家回头看一看,留一下便便的气味、颜色、形状,可能会帮你看出身体中暗藏的问题,有异常及时就医。
参考文献:
[ 1 ]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 版)
[ 2 ] 常笑健康:90% 的人蹲完坑,都忘了做这件"生死攸关"的事!
[ 3 ] 科普中国:大便臭不臭竟是"健康信号"!出现这 4 种颜色,当心癌症找上你
文章作者:孟
图片来源:摄图网
本视频 / 资讯 / 文章的内容仅供参考、学习使用,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,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,如有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。如需转载,请在公众号下留言。
每天动动脑,身体不易老
娘子娘子,身似盒子。麒麟剪刀,八个钗子。 ( 打一动物)
(上一期答案:水稻)
加入常笑健康交流群
一起来猜猜猜 !
千层金配资-温州股票配资一览表最新版-正规炒股在线配资网-线上股票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